您好,歡迎來到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學苑!
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fā)布時間:2020-01-09
播音主持藝考指定稿件表達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也同樣適用于文學作品的朗誦,除此之外,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注意和把握:
一、深入理解、感受作品
拿到稿件先不要急于出聲朗誦,而是精力集中地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一兩遍。因為未經(jīng)仔細分析、理解、感受的出聲朗誦,會形成先入為主的不準確的聲音印象,它會對后面考試時的朗誦產(chǎn)生消極的前攝抑制。默讀了一兩遍之后,應能迅速理解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和把握文章的層次脈絡。然后通過:
1、深入感受稿件主旨意蘊
2、明確朗誦的社會意義。朗誦是有目的的有聲語言傳播活動。目的是朗誦所要達到的社會效果和意義。雖然是考試,但也要把其當成目的明確、意義不凡的傳播活動。想一想朗誦的目的,會進一步激發(fā)和調(diào)動起考生本人積極甚至強烈的朗誦欲望。
3、建立積極的交流狀態(tài)。朗誦除了是有目的的有聲語言傳播活動外,同時也是有明確交流對象的語言傳播活動。結合具體的內(nèi)容想一想朗誦接受的具體對象,有利于朗誦目的的實現(xiàn)并使朗誦生動可感??忌梢园阎骺祭蠋煯敵勺约豪收b接受的聽眾和對象,設想他們聽到你的朗誦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對他們將有什么積極的作用,等等,用以調(diào)動自己的感情和朗誦欲望。
4、把握稿件總的感情色彩和態(tài)度傾向。準備稿件的最后,還要想一想這篇稿件應以什么樣的總的感情色彩和態(tài)度傾向加以表達,是熱情贊揚的,還是嚴肅鄭重的;是說服規(guī)勸的還是嚴厲批評的;是深切緬懷的,還是深情回憶的……恰切的基調(diào)是朗誦的方向,把握準了總的基調(diào),朗誦就象航標知道下的航船,有了方向。
5、找到主題的落腳點和與對象交流的共鳴點。任何作品的內(nèi)容都不是沒有主次、不分輕重的。朗誦者在進行朗誦準備時,還必須明確文章中哪些詞、句、段、層次更重要些,哪些屬于次要的部分。重點部分,理解、感受和表達時都要給予突出、強調(diào)。
二、注意語言的形象性和動作感
文學作品是靠形象取勝的,這是它與敘述性、議論性稿件的不同之處。朗誦時不能"平鋪直敘",語言干巴呆板,而要善于繪聲繪色和抒發(fā)感情。要做到這一點,朗誦者自己首先要心中有形象,心中起波瀾,富于想象聯(lián)想,并且敢于強調(diào)、敢于表現(xiàn)。當然,表達手段的運用和感情的抒發(fā),一定要以朗誦者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為依據(jù),否則就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三、適當運用身態(tài)語言
身態(tài)語言是指除語言以外的面部表情、手勢動作、身體姿態(tài)等表達手段,這些表達手段也叫副語言表情手段。副語言表情手段運用得當可以對語言表達起到補充、輔助、強化的作用。運用的原則是協(xié)調(diào)、自然、一致。副語言手段的運用對朗誦是"錦上添花"、"畫龍點睛",而不是"弄巧成拙"、"畫蛇添足".
四、善于把握高潮
高潮即作品感情的至高點、凝聚點。文學作品的朗誦是要講究高潮的。高潮也就是全篇的重點,是感情最為濃重之處,表達最為生動、震撼人心之處。朗誦者在預先準備時,應注意挖掘、設計、感受這感情的至高點,才能使朗誦產(chǎn)生動人心魄的魅力。表達者在朗誦時切忌平均用力。善于控制感情和聲音!
朗誦文學作品時,感情表達的幅度有時會很大,色彩也較為豐富,表達時要注意留有余地,避免達到極限。為了使感情的表達和聲音的運用更有彈性,在朗誦開始時起調(diào)不宜太高,并且朗誦過程中要調(diào)整好節(jié)奏:欲揚先抑、欲慢先快、欲重先輕、欲強先弱、欲放先收、欲高先低,反之亦然。
說明:文章內(nèi)容來源網(wǎng)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