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0-06-30
簡單的說,新聞語言就是新聞報道所使用的語言。它具有客觀、準確、簡練、生動、樸實、通俗等特點。客觀就是不主觀,準確就是不抽象,簡練就是不啰嗦,生動就是不枯燥,樸實就是不華麗,通俗就是不深奧。新聞是傳播不是宣傳,新聞傳播的基本原則是用事實說話,而不是用理論說話。所以,官話空話套話是寫新聞稿的大忌。強調一句,不僅解說詞不能用官話空話套話,采訪對象也不能講官話空話套話。
更何況電視是屬于轉瞬即逝、觀眾不受文化層次限制的大眾傳播媒介,所以電視解說詞要少用書面語,多用口語,要更通俗易懂一些,更接地氣一些。又由于電視具有形聲兼備、直觀易懂的特點,所以凡是畫面和聲音已經表達了的內容,電視新聞稿是再不需要用文字表述了。
下面6段是《協商議事接地氣 基層治理有溫度》新聞稿中的內容,你看看它符合新聞語言的特點嗎?這不就是“黨八股”式的公文語言在新聞報道中的反映嗎?
1.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夯實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層基礎,××區民政局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健全基層群眾自治機制為目標,以擴大有序參與、推進信息公開、加強議事協商、強化權力監督為重點,堅持和深化黨的群眾路線,充分調動各界群眾、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等多元主體有序參與基層公共治理,不斷拓展協商范圍和渠道,豐富協商內容和形式,全面推進城鄉社區協商議事平臺建設。
2.城鄉社區居民結構出現多樣化,群眾利益需求趨于多元化、復雜化。
3.增強了居民的歸屬感和責任感,推動了有效協商,暢通訴求表達渠道。
4.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轉變成為撬動基層民主擴大、居民自治進步、服務標準化加強的"杠桿"。
5.在××區民政局的統一指導和大力推進下,全區252個村(居)均已完成了協商議事平臺的建設。
6.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依法協商、民主議事的核心作用,為居民解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這些文字概念堆砌,抽象含糊,啰嗦累贅,空洞無物,味如嚼蠟。觀眾看到這樣的新聞,早就調臺逃避了,播音主持培訓的藝考生可以參考哦!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