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7-09-14
為紀念“九一八”事變86周年,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歌劇《星星之火》將于9月18日、19日在盛京大劇院連演兩場,以經典歌劇的形式紀念那段全民抗戰的歷史,歌頌東北抗聯戰士英勇抗擊日寇的壯舉,謳歌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和堅忍不拔、英勇奮戰的民族精神。
歌劇《星星之火》主創團隊實力雄厚。沈陽音樂學院院長、男高音歌唱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劉輝擔任藝術總監并在劇中飾演男主人公老李頭;劇中的女主人公李小鳳由青年教師李優飾演;特邀原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著名戲劇家廖向紅擔任總導演;中央音樂學院院長、著名指揮家俞峰擔任指揮;音樂總監由沈陽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劉暉擔任,作曲系教師承擔音樂創作工作;樂隊由沈音•北方青年交響樂團擔任;合唱由沈音•北方青年合唱團和沈音•北方女子民歌合唱團共同組成。
歌劇《星星之火》是新中國建國以后的第一部歌劇,是第一部描寫抗日題材的歌劇,也是新中國第一部描寫東北抗聯題材的歌劇,由我國著名作曲家、東北魯藝音樂部部長、沈陽音樂學院首任院長李劫夫等人作曲,著名劇作家、東北魯藝戲劇部實驗劇團團長、導演侶朋等編劇,《星星之火》對我國歌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劇中很多唱段觀眾都耳熟能詳,特別是經典唱段《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更是傳唱了大半個世紀。
歌劇《星星之火》具有較高的思想性、藝術性、學術性、觀賞性和歷史價值,復排歌劇《星星之火》是沈陽音樂學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實踐,也是學院繼承魯藝傳統,弘揚魯藝精神,踐行“植根民族、融入時代、突出特色、服務社會、引領先進文化”的辦學理念,近年來教學、科研、創作、藝術實踐、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2017年5月,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歌劇《星星之火》專家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對該劇給予了高度評價,并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的修改意見。學院多次召開主創人員座談會,認真研究專家意見,提出修改方案。隨后主創團隊對劇本、音樂、戲劇沖突、舞美設計等進行修改,使歌劇故事內容更深刻,人物塑造更豐滿,音樂布局更合理,音樂表現更具史詩般的力量,旋律更優美,增強了戲劇性,強化了歌劇風格,在繼承原作精髓的基礎上,作品更具有現代氣息,更貼近當代觀眾的情感和藝術審美。暑假期間,主創團隊開始了緊張的排練,為使主創團隊和演員們更加深入地了解東北抗聯的斗爭歷史和英雄事跡,更好地體會和表現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境界,在沈陽音樂學院院長劉輝的帶領下,總導演廖向紅與主創團隊成員、主要演員、合唱團成員及相關工作人員等百余人赴本溪參觀了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在全劇合樂階段特邀著名指揮家、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進行排練指導。在酷暑中,主創團隊在文本上一字一句反復推敲,音樂上一板一眼反復斟酌,表演上一唱一念、一招一式、一顰一笑反復琢磨,不斷打磨、提高這部劇作的藝術性、觀賞性。
9月18日、19日在盛京大劇院的兩場演出后,沈陽音樂學院將按照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兩改兩演”的要求,再次聽取國家藝術基金專家的意見,進一步完善這部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并將于11月在北京舉行兩場歌劇《星星之火》的演出。
沈陽音樂學院將不斷打磨完善這部作品,精益求精,力爭將這部歌劇打造成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舞臺藝術精品,更好地發揮舞臺藝術精品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積極作用,為繁榮發展中國文藝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