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19-04-29
無論是什么新聞都需要記者出鏡報道成為了一種常態,擔任一名記者要能適應現場環境,駕馭現場等,下面來看一下:新聞記者現場出鏡報道有什么要求?
一、出境記者報道的新聞素養
在新聞行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很多新聞都是靠記者“搶”來的,“搶”的意識和“搶”的能力都是構成記者新聞素養的重要元素。 縱觀最近20多年來涌現出的優秀出鏡記者,無不是對新聞現場保持著強烈的欲望。 出鏡記者張泉靈剛在珠峰大本營做完“圣火耀珠峰”的直播,一聽到四川發生地震,立即申請從拉薩飛成都,趕赴北川進行報道。 在四川雅安地震報道中“一戰成名”的蔣林說:“當我那一天感受到大地晃動的時候,第一個直觀反應就是一定要去現場,這是我獻給職業生涯的一個恩典。 ”作為一名出鏡記者,有走近現場、走得近些再近些的欲望,才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新聞人。 新聞素養首先要解決意識的問題,然后才是能力的問題。 優秀的出鏡記者要具備什么能力? “除了要具備鏡頭感、敏銳的思辨能力和流利的口才外,還要具備非凡的洞察判斷力。因此記者要多學習、多思考,豐富閱歷、做好知識儲備,不斷提高自己的甄別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聞素養中,最重要的是政治素養,這并不是一句大話空話。 為什么直播現場特別強調判斷力? 所謂判斷力,就是對新聞價值的把握。 在突發的新聞現場,信息的龐雜導致受眾的茫然,特別是面對重大突發事件,出鏡記者能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對事件進行快速反應,對其性質和特點作出正確判斷,然后梳理最關鍵的信息點直播出去,考驗的是其成熟的政治素養,這也是一名出鏡記者的核心競爭力。
二、記者現場出鏡報道的要求
增強現場報道意識和觀念:觀念是行為的先導,只有樹立和增強現場報道的意識和觀念,出鏡記者才有做好現場報道的可能。在一些新聞報道中,尤其是突發新聞事件,現場報道只需要通過幾個鏡頭、幾句話,就可以讓電視觀眾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但是做好現場報道卻非易事,它對出鏡記者的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很多的記者都不怎么愿意進行現場報道,一方面是出于自身的不自信,另一方面是害怕“出洋相”,做不好現場報道,從而有損自身和電視臺的形象。為此,針對記者不愿意進行現場報道的情況,首先應該要從記者自身入手,增強記者現場報道的意識和觀念。具體而言:一是提高自身對現場報道的認識,消除自身對現場報道的恐懼心理,例如:平時可以多做一些有關現場報道方面的訓練和練習,提高自身的適應能力,從而在真正的現場報道中就不會怯場;二是提高現場報道的能力。做好現場報道工作,需要出鏡記者具有較強的變通能力、快速反應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以及觀察能力,這就需要記者平時刻苦勤奮,多學習各方面的知識,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在現場報道中發揮自如,做好現場報道。
以上就是新聞記者現場出鏡報道有什么要求?的內容介紹,如果還想看更多內容可以到播音主持培訓網查看!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