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0-05-01
朗誦時身體各部分的活動,包括舉手投足、身姿動作,都是內心情感的外在表現,有些人朗誦時會不停的扭動身體,或者拉扯衣服,實際上正好表露了朗誦者的感情,沒有投入,作品或者是因情緒緊張而,手足無措。
1、站姿:朗誦表演時,不管是面對親朋好友,還是面對公眾,都應該保持得體的站立姿勢,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表演時體態挺拔、舒展、優美,便于朗誦時變換動作和養成良好的站立習慣,有利于同學們的身體骨骼健康生長。
正確的舞臺站立姿勢是:抬頭,臉自面向正面前方,頭頂持平,下巴微收,雙肩放松略向下壓,頭頸伸直,使人體有一種向上的感覺。挺胸,收腹,立腰,提臀,軀干直立不向左右偏斜和晃動;雙臂自然下垂,手掌自然彎曲放在大腿兩側褲縫處;雙腿并攏挺直,兩個膝蓋和兩個腳跟略微分開,使雙腳從自己的角度看成八字形,站立時也可以雙腳略微分開,兩個腳尖比腳跟并攏時略微向回回收一點,但兩腿分開的距離不要超過肩寬。平時,我們可以自己進行站立的訓練,比如飯后的貼墻練習,讓頭部、雙肩、臀部、雙腿和腳跟緊貼墻壁,挺胸用力吸氣,使小腹和臀部內縮,使后背和腰部盡量貼近墻壁。這樣的站立時間從一分鐘開始,逐漸延長。為了避免練習時的枯燥乏味,我們可在練習時邊聽好聽的音樂和歌曲。
2、手勢:手勢是極有表現力的體態動作,所以被稱為人的第二張臉,作為伴隨語言的行為,它起到了增強語勢的作用,每個人都有切身的體會,當感覺用語言不能完全表達清楚意思時,都會以手勢幫助語言表達,朗誦時的手勢要做到:
(1)明確:要有清楚的用意和明確的目的,也就是幫助表達作品內容的感情。注意克服無意義地重復某種手勢而形成“手勢癖”。
(2)精煉:以較少的手勢高精度的強調關鍵性的話語。過多的手勢,甚至像啞語一樣的一詞一動,會弄得人眼花繚亂,影響了語言內容和情感的正常表達。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文化程度的提高,人的手勢會逐漸減少。
(3)自然,大方:手勢要舒展自然,既不過于僵化呆板,也不夸張做作。不要在朗誦時使用舞蹈動作和戲劇動作。
(4)個性化:要根據作品的要求,特別是作品中要表現的人物的特點和情感的要求,設計具有個性化特點的手勢。在運用手勢時要注意,張開的手掌表示真實、正直、開放和信任。在用手指人時,掌心向上的翻轉程度,表示對人的尊重程度,完全向上表示極大的尊敬,掌心向下則表示自己的權勢和對人的蔑視;用手指象征著權力和威望,象征棍棒或槍口;用手指指人,則有不尊重和侮辱的意思,更不要用拇指自指或向后指,因為那是粗魯的表現。
朗誦時的站姿和手勢應該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中影人播音主持培訓的藝考生也會有專人指導,大家一定要學習!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