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播音主持學苑 發布時間:2020-03-25
武漢疫情的爆發,讓更多的人投身于抗疫一線,社會上也出現了很多感人事跡,他們在受到各方人士稱贊的同時,也有人對“自我犧牲”的新聞報道產生了不少質疑,下面就先來看看“自我犧牲”的四大特點吧!
一、“犧牲式”報道的特點
(一)個人形象與行為表現具有“反差性”
無論是“拾荒老人捐款”,還是“流產護士回一線”,這類報道的主人公都具有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并且存在著一個共性:他們原本不必這么做,但還是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引發受眾廣泛關注的不僅僅是他們面對災難時大無畏的奉獻,還因其個人形象與行為表現呈現出了一種較強的反差性。
(二)表達方式以正面肯定和贊揚為主
新聞報道必須遵循真實性和客觀性的原則,因此在內容生產的過程中大多保持一個中立、嚴謹的態度,“犧牲式”報道卻給人一種正面肯定的感覺,即使沒有直白的去贊揚這種行為,但字里行間能夠感覺到媒體對于這種“自我犧牲”行為的認同。
(三)傳播效果強,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犧牲式”報道中,主人公的行為是多數人很難做到或根本做不到的,基于受眾普遍具有的對“英雄式”人物的崇拜,此類報道具有很強的傳播效果,不僅能夠迅速引起大家的關注和討論,人物事跡還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傳播速度快
“犧牲式”報道的傳播速度很快,一方面是由于傳統媒體和自媒體的大量報道,拓寬了傳播面和傳播渠道,另一方面離不開大家的“口口相傳”。“犧牲式”報道相關的重大事件多與公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突出表現的“自我奉獻”精神又抓住了受眾的獵奇心理,很容易在人際間得到快速的傳播。
以上就是“自我犧牲”式報道的四大特點,如果大家還想看更多內容,可以關注中影人播音主持培訓學校!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